我认为L2世界的关注点在于"普通香草" EVMs已经太久了,这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尤其导致了大量的复制,但带来了很少的创新。 虽然Base(CB分配能力)、Arbitrum(先行者)和越来越多的Mantle(应用层创新)都相当成功,但大多数其他EVM L2从未真正获得 traction,或者在最近几个月/年中显著流失(例如,OP主网自ATH以来失去了2/3的TVL)。 在我看来,这并不令人惊讶,因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和更广泛的市场并不需要50个EVM L2。至少在它们没有带来真正的新东西之前,不需要。 在这个背景下,我一直喜欢Solana生态系统中的"网络扩展"理念,虽然从架构的角度来看,这个术语相当广泛(例如,Bullet、MagicBlock、Neon等),但在意图上是相当明确的(扩展网络的功能)。 考虑到@solana对L1执行的更强关注,似乎消除了在L2上复制L1功能的L2的需求。然而,仍然有一些用例和应用可能仍然难以实现,或者至少在L1执行环境的限制下受到影响。 Bullet及其永续DEX是Solana上的一个好例子,而在以太坊上,类似的应用链(例如,@Lighter_xyz或@Paradex)专注于构建另一个通用EVM,而是创新超越我们迄今所见的EVM L2(例如,@megaeth_labs或@rise_chain实现实时执行或@fluentxyz开创混合执行),现在实际上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带来了创新,显著扩展了设计空间和网络的功能。 从基础层(以太坊和Solana)的角度来看,围绕L2实际上为L1提供的价值积累潜力的争议(尤其是如果它们是完全模块化的,仅将L1的角色减少到结算)与在L1上启用这些应用之间仍然存在,我认为更多有主见和专业化的L2的崛起是一个健康和有前景的发展。 然而,这些链的区块空间需求和所有理论TPS(更不用说所有旧的和新的L1)也必须增长,以支持不断增加的链的数量。然而,可以肯定的是,在当前标准下似乎相当饱和的市场中,争夺注意力、用户、流动性和最终相关性的战斗将是激烈的。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和真正的创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,但并不能保证长期成功。